人的士兵非常喜歡他們的機器人,他們會堅持每次都和同一批機器人合作。如果被要求換一臺新機器人而不是修理舊款,這些士兵甚至會感到很沮喪。
人類太過于人性化嗎?
讓公眾對機器人友好的關鍵可能是生活上的接觸。人類通過真實的生活接觸來建立起對機器人的信任,但當我們創造了更像人類的機器人時,信任會倒退嗎?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機器人專家Masahiro Mori提出,人們只會接受類似人類的機器人。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度接近某個點時,人類會撤退。然而,如果機器人超過了這個點,人們又會再次信任它們。
這被稱為恐怖谷理論,主要指的是,當面對一種看起來不太像人類的東西時,產生的那種微妙的不適感。而對一個外形與人類完全不同的機器人時,則不會產生這種感覺,因為人們永遠不會把它看作人類。
突破“恐怖谷”
令人類對機器人懷有更加開放的態度,也許最好的方式是從外在著手。機器人也應該有人類的習性。例如,在交談中,機器人應該眨眼睛并保持眼神交流,盡管時間不會太長。在交談中,一般人會以較高的速度眨眼,并經常移動頭部和眼睛以展示思維過程和情緒。
說話時,它們應該用正確的語調來傳達信息。如果用歡快的語氣談論悲傷的消息,就又會落入恐怖谷。同樣,它們說出來的句子也不應該是完全直接的。大多數人類交談時喜歡使用一些模棱兩可的語言,加上一些語氣詞,例如“你懂的”、“就像是”、“呃”等。這些額外的詞匯可以讓對話感覺更自然。
最后,機器人想要看起來更自然,那么動作就不能太精確。例如在前進的時候,它們應該稍微準備一下,在往前走的時候先后退一點。在目標路線上徑直移動是很不自然的。另外,如果機器人需要移動四肢,那么應該從較大的關節開始動,然后再到較小的關節。雖然機器人移動手指時按它們自己的方式來更容易些,但實在太不像人類了。
如果你的機器人沒有臉部,那么就一定要通過動作來表達情感。用小而慢的動作來表達悲傷,用顫抖的動作表達害怕,用幅度大的動作表達開心。也許讓機器人正確掌握這些需要花上一段時間,但非常值得為之努力。
在完全建立起信任之前,人類和機器人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過現實世界中的逐步接觸,我們可以增加起對機器人的依賴。自然的動作和真實的日常體驗都會增加信任。我們越快適應機器人越好。畢竟,他們正前所未有地大量進入勞動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