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場傳統的劃分方式,服務機器人可以分為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兩大類,其中,專業服務機器人又可以分為商用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兩大類。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包括掃地機器人、擦窗機器人、兒童陪伴機器人、教育機器人、虛擬機器人等;商用機器人包括手術機器人、診斷機器人、康復機器人、政務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物流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特種機器人包括消防機器人、排爆機器人、真空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等。
近年來,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長穩定,根據市場統計數據,2016年全球服務機器人銷售總值為47億美元,相比2015年增長2%,服務機器人銷售數量從2015年的48000臺增長到2016年的將近60000臺,數量增長幅度達到24%。服務機器人市場整體而言發展勢頭良好,得益于服務機器人市場屬于一個新興市場,新興市場的增長存在極大的市場容量支撐。但,我們也需要看到目前服務機器人市場的不足。其中,最典型的,目前服務機器人發展較好的領域相對集中,并非百花齊放的局面,從大的范圍來講,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的開拓還遠遠不足。目前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中發展較好的有:掃地機器人、物流機器人、巡檢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咨詢問答機器人、送餐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無人機等。而更大范圍內,如養老、助殘、自動駕駛、安保、農林牧漁,甚至送個快遞、開個門、收個碗筷、削個蘋果等場景內則發展遲緩,該類領域中出現的機器人甚至可以用“宛如智障”來評價。
而服務機器人發展尷尬的制約因素,則是由于服務機器人發展的核心瓶頸尚待突破。首先,能源方面。機器人的發明是為了替代人或幫助人更好的完成工作,從機器人的結構來說,很大程度上是參考人體模型而開發。人累了、乏了,吃個飯、喝個水,依賴人體本身的能源汲取方式,人可以很快的從食物中獲得能量。而以現在的機器人結構現狀來看,機器人的動力來源長期依賴于電力或燃料,而從用電的角度來說,要不選擇拖著一根長長的電線工作(顯然在很多工作場合下,不適用),要不選擇搭載電池,而電池的續航是個大問題。而諸如裝備美軍的波士頓LS3行軍機器人,為了解決長距離行軍的需求,該款機器人選擇了燃氣柴油動力,然而柴油動力的帶來的巨大噪音倍受美軍詬病。因此,小編認為,為了解決機器人能源供應靈活性的問題,機器人的能源革命需要提上日程。
第二,電機方面。電機是機器人得以行動的關鍵機構,然而,對于服務機器人來說,場景應用紛繁復雜,以標準化的電機市場應對個性化的服務機器人需求,顯得力不從心。以外骨骼機器人為例,輔助運動機構因人而異,不同體格的人群需求的外骨骼大小不同、需求的運動力度不同,因而也需要不同的電機?;蛟S,市場可以使用更大能力的電機來解決該問題,但在此也明顯反應了通用電機帶來的靈活性不夠的問題,及能力浪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