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3日,機器人、埃斯頓等多家機器人企業發布了2017年業績快報。龍頭公司業績持續較快增長,行業內其他公司也普遍實現凈利增長。機器人2017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4.55億元,同比增長20.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億元,同比增長8.99%。機器人表示,營收增長主要原因為2017年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需求旺盛,公司積極建設全球化市場營銷布局,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報告期內新簽訂單較去年同期增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
埃斯頓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59.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517.98萬元,同比增長38.77%。埃斯頓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相比實現130%左右的增長,運動控制及交流伺服系統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相比實現50%左右的增長。機器人產業近幾年發展迅速,產量逐年增長,相關企業業績規模不斷擴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達13萬臺(套),同比增長81%。光大證券分析師表示,機器人產量增長動力很強,下游需求持續驅動,國產機器人正在爆發。一方面,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將成為生產體系的“主角”,甚至將替代工作母機機床;另一方面,在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的前提下,國產機器人將實現經濟型本體放量。
2017年12月,工信部出臺《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要深化發展智能制造,培育發展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日前工業互聯網新政策的出臺,更將進一步推進機器人行業相關公司的產業發展。興業證券研報指出,工業自動化和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是工業互聯網得以實現的硬件基礎。工業互聯網發展提速,工業自動化將顯著受益。機器人產業鏈上游為核心零部件制造企業,中游是機器人本體生產企業,下游為系統集成供應商。當前階段,系統集成商相對更容易做大收入和利潤規模。申萬宏源研報也認為,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企業中,解決方案提供、智能制造設備供應等領域均有確定性機會。
從我國機器人產業現狀來看,一些龍頭企業和多家機器人公司都在布局智能制造等領域系統集成業務。以機器人為例,公司將技術廣泛用于智能制造領域,開拓了自動化生產線、智能倉儲、交通自動化等市場。公司公告顯示,2017年下半年至今,公司連續簽訂沈陽地鐵監控系統集成、國防裝備儲運系統等訂單。拓斯達日前宣布,與華為云展開合作,布局工業互聯網。公司具有廣泛的行業客戶基礎,在工業現場沉淀了大量設備,并積累了豐富的工藝參數和生產經驗,可以通過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底層數據的匯集和工業知識的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