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突破“可靠性和智能化”這兩大制約國產機器人產業化的瓶頸,去年底,市科委推動建設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為上海重點布局的首批18個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之一,研究院將聚焦可靠性和智能化兩大核心共性技術研發,為產業鏈創新提供技術支撐,助力國產機器人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請聽報道:
今年,上海兒童醫院瀘定院區迎來兩位特殊的“機器人”員工童童。它個頭不大,本領不小,比如只要接到醫生或護士的下單預約,它就能準確無誤地將藥物、器械等送達。途中,它們能自主操作乘坐電梯!上海木木機器人有限公司產品副總裁黃鑫說,童童身上有著200多項專利,在人流量較大的病區,權限管理、自主避障、系統對接等眾多亮點功能,確保機器人員工的服務安全精確。
解決醫院目前的一些痛點:物資的閉環管理,還有高效,真正的節省人力。從手術室來講,平均下來每個護士我們一天會節省他3小時左右的時間。
拿到“上崗證”前,機器人都要邁過智能化和可能性兩大技術門檻兒,尤其是后者。然而市科委在調研中發現,國內機器人企業多是起步不久的創新型企業,最需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有些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急于投放市場,根本顧不上投資巨大的可靠性研究。而缺乏了可靠性,則讓機器人技術“雷聲大、雨點小”,產品在市場走不遠。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而作為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里來自財政支持購買的裝備、搭建的可靠性和智能化兩大平臺都是向中小企業公益性開放,提供技術支撐。研究院產業推進部部長楊洋說:
我們有很多實驗室還有設施,比如說我們購買的這種大型檢測設備可能是上百上千萬的,企業可能是負擔不了的,我們這邊團隊的話目前大概有50多家國內國外的,還有很多是一些做有些項目合作做一些兼職的專家教授都在我們這邊。
黃鑫說,正是在研究院系統地“把脈問診”下,童童有了更健康的身體、更智慧的頭腦。
比如說在避障過程中,我們是把幾種技術糅合在一起來綜合判斷障礙物,尤其前臉的超聲波的位置的擺放,這個研究院也是給我們了很多好的建議,之前是有點靠下,后來往上調整了一下,跟病床的床頭那個角度再貼合一些:它看似改動也不大,但是很有效。
此外,研究院依托的上海電科集團下設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還可以為各種機器人提供機械、電磁安全等10多項檢測服務。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鄭軍奇說,這些都是平臺的底氣,為企業提工程化、產品化服務,打通從原理樣機到產品的轉化之路。
要做產品化是很難的,要解決產品的安全性問題,可生產性、可制造性的問題、環境適應性的問題,這條路是很長的。我們的出現把這些東西整合了。原理樣機我們通過結構啊、工業化的設計把它變成一個產品,然后把可靠性的相關的技術植入里面,讓這個產品就可以直接市場化。
包括機器人技術產業研究院在內,上海首批建設的18個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涵蓋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等領域。市科委基地處處長譚瑞琮說,作為新型研發機構,平臺將成為創新的試驗田,助力產業發展。
把研究和轉化放在一起,而且形成一個產業體系,通過這個載體直接打通了從研發到成果轉化的環節,這就是一個創新。平臺針對重點產業領域提供高水平的研發共性技術服務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不斷培育出創新型企業,培育區域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