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電力物聯網智能感知實驗室的場地上,兩只黃色的機械手熟練地拿著紅色操作桿正在對電線進行精準地剝皮、連接等復雜工序。原來,這正是國網上海電力聯合相關廠家歷時9個月,研發出來國內首套具有檢修操作能力的不停電作業機器人。據悉,該機器人計劃于今年6月上桿試運行,9月投入實際生產應用。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一機器人重170公斤,絕緣斗完全能夠承載。此外,用來剝線的工具可以適合線徑50平方毫米至240平方毫米粗細的電線,幾乎囊括市面所有粗細的電線。機器人周圍分布著3個攝像頭,分別是:用于觀察施工環境的云攝像頭,施工作業全景攝像頭、工具監控攝像頭。機器人在視覺感知、路徑規劃、3D建模三套系統的“指揮”下精準操作,減輕了人的工作。
這一機器人,正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中的體現。
所謂泛在電力物聯網,其核心理念是將電力用戶及其設備,電網企業及其設備,發電企業及其設備,供應商及其設備,以及人和物連接起來,產生共享數據,為用戶、電網、發電、供應商和政府社會服務,它為未來電網的建設和發展描繪了全新的藍圖。今年,國網上海電力把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未來3—5年內,國網上海電力將持續深度融合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在上海打造狀態全面感知、數據全面融通、平臺高效共享、應用便捷靈活的泛在電力物聯網。
泛在電力物聯網中所有用于計算分析設備狀態的數據均由智能感知裝置采集上傳,對于確保電力物聯網正常運行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3月28日,由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建設的泛在電力物聯網智能感知實驗室在上海正式成立,這也是國內泛在電力物聯網領域的首個實驗室。
據悉,作為電力智能感知裝置的“全科保健醫生”,這個實驗室建成后將涵蓋智能井蓋檢測、油色譜監測裝置檢測、特高頻局放感知裝置檢測等業務模塊,可以通過全流程地模擬感知裝置在物聯網環境中的工作模式,實現對裝置進行全方位的性能評估。感知裝置在順利通過整個檢測流程后,方可具備在電網生產現場即插即用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