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8年成立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以來,德國政府一直在資助人工智能研究。
人工智能(AI)是一項未來核心技術,是數字轉型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德國AI基礎研究實力雄厚,在自主駕駛汽車方面具有國際競爭力,但在其他很多應用領域已經落后于引領市場的國家。為此,德國多措并舉,奮起直追,希望能成為AI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引領之地,走出一條有別于中美的AI發展之路。
加大投資力度 提供良好環境
在AI的研發資助方面,德國政府計劃到2025年投資30億歐元,以在良好的研究與創新政策基礎上保證競爭力。這一導向作用很明顯,地方政府跟著加大投入,如下薩克森州就決定在未來5年內投資1700萬歐元擴建和發展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在州內的分支機構。此外,德國博世公司也宣布將在2021年前投入40億歐元開發AI技術,從而把博世打造成自主駕駛領域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人才競爭方面,德國計劃在AI領域增加至少100個教授職位,并建立一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才計劃。但德國AI人才流失的情況不容樂觀,中美等國為AI專家提供的薪水往往達到德國的兩至三倍,另加可觀的科研經費。未來,德國仍將面臨相關人才緊缺的挑戰。
加強科研中心建設方面,德國著重繼續發展壯大已初具規模的DFKI,特別是柏林、慕尼黑、多特蒙德和蒂賓根的4個中心。在今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DFKI在公眾的期待中展示了自己的AI研究成果,包括4.0版本的人機協作(MRK4.0)、可解釋的AI系統、建筑行業的數字化和物聯網、用于工作場所的可穿戴健康設備、太空自主機器人、自適應交互式教學和學習系統等。下一步,德國將在DFKI的人才基礎上逐步建立由12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組成的全國創新網絡。
融入歐洲戰略 開展國際合作
德國充分意識到,成功的AI發展戰略需要跨越國界,僅靠自己的力量無法跟上美國和中國雄心勃勃的企業和研究機構發展計劃的步伐,因此,德國將自己的AI戰略與歐洲的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協調,發揮國際合作與分工優勢。在德國的大力支持下,歐洲人工智能實驗室聯盟(CERTLAB)自2018年夏天推出以來,飛速成長不斷壯大,得到了超過2800位歐洲科學家的支持,已建成一個強大的網絡。
其次是加強德法合作。2019年1月,德法簽訂《亞琛條約》,雙方將開展廣泛的研究和創新合作,其中就包括建立德法人工智能研究創新網絡、針對數字化和數字社會領域內的新技術制定倫理標準、達成國際層面共同的價值觀等。德聯邦教研部(BMBF)將AI的研發和應用視為德法兩國未來科技合作的優先領域,希望與法國共同設置AI研究項目、機構互聯以及共同創建AI技術轉化新構架。
再次是密切與日本的AI研究合作,特別是在自動駕駛領域。今年2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日本,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德日間加強數字化和AI方面的合作達成了共識;4月16日,德國與日本簽署了在AI領域加強研究合作的意向書。德國研究基金會(DFG)、法國研究中心(ANR)和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共同資助AI領域的跨國合作研究,首批項目將于今年夏天推出。德國還將對日開放更多的AI能力中心,將來日本的客座研究人員可在一定期限內在德國開展研究。
最后,通過國際合作,德國希望能夠解決自己的數據來源問題。德國目前沒有一個在世界范圍內具有競爭力的數據平臺,可用于AI的數據信息分散在眾多企業當中,市場模式決定了德國在未來一段時期也難以將大量數據集成一體。德國一方面需要解決數據分散問題,破除“數據壁壘”,加大分布式AI的研發力度;另一方面不得不寄希望于國際合作,加強用于機器學習的數據交換與共享,為自己發展AI提供海量信息基礎。
另辟蹊徑 增強自身競爭力
德國十分注重培植AI的燈塔效應,積極開展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以盡快提升AI的社會影響力,并強調監管的必要性,開展AI相關的社會討論。在德國專家的參與下,2019年4月8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可信賴的AI的核心要求,希望這一新的倫理規范能提升人們對AI產業的信任。
德國從自己擁有絕對優勢的檢測認證領域切入,積極宣傳信任是人們廣泛使用AI產品的前提。DFKI先是與德國檢測及認證機構南德意志集團啟動了一個聯合項目,認證用于自動駕駛汽車的AI系統;接著成立了一個新的認證和數字主權實驗室,關注AI的可控性、可解釋性、穩定性、安全性和公平性。4月19日,德國聯邦教研部長卡利切克進一步提出,應該考慮為“歐洲制造”的可信的AI設立一個檢測認證,她認為這樣一個標簽甚至在整個歐洲都是一個很好的賣點。
此外,德國還十分重視用科普的方式促進社會各界對AI的認識,提高這一新技術的社會認同感。德聯邦教研部將AI選為2019年科學年的主題,希望社會、科學、經濟和政治間就AI進行更廣泛的交流??茖W年主辦方將以電影、討論會、民眾參與等多種形式來探究AI的工作原理,塑造未來人機協作的模式,討論AI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和對社會生活的影響。